025年6月19日,2026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揭晓。面对这份新鲜出炉的榜单,有意赴澳留学的学子们或许正面临选择困惑——哪些澳洲大学实力依旧坚挺?排名波动是否会影响录取门槛?
本文将结合最新排名数据,深度解析澳洲头部院校的现状与趋势。


一、头部院校排名震荡:墨尔本大学遭遇滑落
作为澳洲学术标杆,墨尔本大学以全球第19名的成绩继续领跑全国,但其较去年第13名的位次下滑6名引发关注。尽管该校拥有来自130+国家和地区的庞大国际生群体,但这一优势尚未转化为排名加分项。据分析,科研产出效率降低(具体表现为被引论文数量增速放缓)成为学术评分承压的关键因素。
值得关注的是,该校自2018年起逐步收紧录取标准,尤其对商学院和法学院申请者设置更高门槛:985/211背景学生更受青睐,双非学子需以显著高于均分的成绩突围。叠加澳洲整体招生规模收缩背景,尽管排名波动,其入学竞争烈度或持续高位运行。

二、第二梯队同步调整:悉尼&新南威尔士大学面临挑战
悉尼大学与新南威尔士大学较去年有所下滑。其中悉尼大学因大幅削减国际生配额(商科及医护专业缩减超30%),直接冲击"国际学生比例""师生比"两大核心指标;而新南威尔士大学虽工科招生名额压缩近半,却依靠该领域传统优势维持住现有位次。
从申请策略看,这两所院校对双非背景学生相对友好:商科普遍要求87-88分的均分门槛,其余专业约80分即可尝试。结合当前政策稳定性判断,短期内录取标准大幅上浮的可能性较低。
三、区域强校动态:合并与移民红利下的稳定表现
阿德莱德大学与南澳大学的合并尚未触发QS系统重新评级,两校暂列第82位与第326位。南澳地区特有的移民加分政策持续释放吸引力,而阿德莱德大学作为澳洲八大中录取灵活性较高的成员,成为分数中等但侧重移民规划学生的优选路径。
四、特色院校发展路径分化
昆士兰大学(第42名↓2)虽小幅下滑,但其聚焦农业科学、运动医学等特色学科的战略成效显著,加之布里斯班郊区的偏远地区移民优势,仍是就业导向型学生的热门选项。本次排名受师生比指标拖累明显,若后续优化师资配置,重返Top40指日可待。
莫纳什大学(第36名↑1)则凭借国际化布局突围——超40%的国际生占比覆盖120余国,在"国际学生多样性"指标中表现抢眼;同时在人工智能、药学等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爆发式增长成为加分项。其相对宽松的录取条件(双非75-80分基础线)持续吸引多元背景申请者。
五、黑马院校崛起:悉尼科技大学首进前百
最引人注目的变化莫过于悉尼科技大学凭借第96名的成绩首次跻身全球百强。该校在"雇主声誉"维度斩获高分,印证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高认可度。至此澳洲入围QS前百高校扩容至9所,进一步巩固该国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竞争力。
纵观2026QS排名中的澳洲阵营,尽管部分院校位次波动,但整体实力框架依然稳固。对于准留学生而言,与其过度焦虑排名数字变化,不如聚焦院校特色与个人发展需求的精准匹配——无论是追求顶尖学术资源的墨尔本大学,还是看重移民便利的南澳高校,抑或是新兴崛起的UTS,均需结合职业规划、专业优势及录取可行性综合研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