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两年,澳洲留学趋势回暖——大量留学生进入澳洲!而随着赴澳留学的人数增多,澳洲政府对于相应的留学政策、签证政策等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~ 而不管政策如何调整,但很明显的是各方政策都在收紧……所以,大家一定要及时关注各国留学政策变化——这不,关于要砍掉8万留学生名额以及签证费继续上涨的消息又出现 限制国际学生&继续上涨签证费 2025年4月6日,澳洲联盟党领袖彼得·达顿宣布了一项留学改革计划:要把每年国际学生的新入学人数限制在24万,缩减8万留学生名额!并且,还要继续上调学生签证费用。 而且这不是空口说白话,他们还明确表示:如果联盟党在5月的联邦大选中胜出,这项计划就会立刻启动,明年起正式生效! 根据最新提出的政策,澳洲将对公立大学国际生占比设置“25%上限”(比之前预测的30%更严格)。每年入学允许公立大学11.5万国际生,私立/VET/非大学机构12.5万国际生——达顿明确表示,这项政策核心目的是缓解澳洲房屋租赁危机。 除了削减留学生配额,达顿提出: 申请八大高校的国际学生,其签证申请费将从目前的1600澳元上涨至5000澳元。 其他高校学生的签证费也将升至2500澳元; 学生如果转学,还需额外支付2500澳元的“转学手续费”。 达顿还打算“动刀”485毕业生签证——他指出:“很多人把这个签证当成“曲线移民”的跳板,严重影响了澳洲本地人的就业和福利。”他承诺将对这类签证启动快速审查,以遏制滥用行为。 实施这项政策的原因 达顿在公开讲话中直言:“我们正面临严重的住房危机,而当前移民政策的失控是问题的核心之一。”他指出在现政府任内,国际学生人数从52万人攀升至85万人,增长幅度高达65%。部分高校热门专业中,留学生比例甚至高达80%。他认为,国际学生数量的暴增是造成住房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。 “如果我们不主动控制,就等于把本地年轻人彻底挤出住房市场。”达顿强调,联盟党计划将年度新留学生配额缩减到24万,以“为澳洲年轻人腾出空间”。据估计,该措施将可能会影响澳洲八大名校(Group of Eight),因为这些大学所在地的住房和基础设施压力最大。 真相确是因为留学生吗? 现在的澳洲政坛(从近期的政策变化和一些领导人的喊话来看),大概已经不比谁更能治理国家,而是比谁喊“砍移民、限留学生”的嗓门更大声。左一句“留学生太多”,右一句“要把房子留给澳洲人”,但说到底,这不是在拿留学生当挡箭牌甩锅? 留学生=租金暴涨元凶?这锅甩得太离谱! 现实是: 留学生只占全国租房市场6% 近40%住在学生宿舍 最新研究甚至显示:每增加1万留学生,租金反而下降1澳元! 问题根本不在留学生,而是房建不够、结构老旧、供需错配! 但现在为了选票,政客们只想搞“简化叙事”:“谁来得多,谁就是房价高的罪魁祸首。” 澳洲大学开始反抗:再砍留学生,我们砍本地生! 这次,澳洲大学终于坐不住了。澳媒披露,澳大利亚最富有的大学正在考虑削减本地学生招生人数,来对冲预期的留学生学费损失。尤其是墨尔本大学、悉尼大学、UNSW、莫纳什等八大,更是首当其冲。 八大联盟执行董事Vicki Thomson坦言:“我们教授的课程本身成本就很高,尤其是医学、牙科。如果没有留学生撑财政,那我们就得认真讨论国内招生配额的问题了。” 因为很多课程,比如医学、牙科,本身成本极高。如果少了留学生的学费“输血”,那这些专业根本无力维持开课! 这些话,不只是危言耸听! 格里菲斯大学校长、澳大利亚大学理事会成员 Carolyn Evans 表示:“目前我们根本没钱做科研、没钱建设基础设施,甚至没钱保障偏远地区和贫困学生接受足够优质的教育。”而这一切,靠的就是——自费留学生! 留学生撑财政,还撑排名! 别忘了,从2025年起QS排名新增了“国际学生多样性”指标,直接影响学校全球排名。也就是说:谁更国际化、吸引的国际生更多、来源更广,谁的全球竞争力就更强!如果真按25%的比例上限来执行,澳洲八大原本引以为傲的“国际化优势”会直接崩掉。 排名跌了,生源更难招,进入恶性循环——谁还愿意来交这几十万澳币的学费?